“民情日记”书写服务民生“幸福答卷”_世界动态

2023-05-08 13:08:51    来源:东方网


(相关资料图)

社会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,树立“以人民为中心”的社会治理理念是新时代社会治理的最核心目标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,完善社会治理体系,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,提升社会治理效能,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、利益协调、权益保障通道,建设人人有责、人人尽责、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。

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。对基层的优势和劣势不清楚,对群众的情况不了解、不深入,即便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群众利益,但是方法不对,措施不多,办法不好,依然难以取得群众满意的服务效果。“知屋漏者在宇下,知政失者在草野”。多用脚步丈量民意,多用沟通倾听民声,坚持访民情、听民声、聚民意,必定能够调动群众参与,形成干事合力,心往一处想找问题,劲往一处使解决难题,才能奋力书写出一份民生服务的满意答卷。

深入大街小巷,绘出“民情日记”。只有对症下药,才能药到病除。服务的针对性要更强一些,精准度要更高一些,服务的方法对了,效果自然就好了。因此,要把服务工作做到位,态度很重要,思路很重要,只有把脚步向下,把工作基础做扎实,摸清楚状况,才能有全局意识。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可操作性才更强,着力点和落脚点也能够恰到好处。

下沉田间地头,绘好“民心地图”。问题在一线产生,就应该在一线解决。多渠道收集群众需求,广泛征求群众意见。跟群众在春耕灌溉问题、种植技术、农用机械、生产便道等等建设和保障上,与群众一起将工作做实、做好、做细。

做实民生服务,绘就“幸福答卷”。大兴调研之风,切实转变作风,提升履职能力,加大主题教育,一切都要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动力,激发服务好群众的能力。访民情、听民声、聚民意的坚持,是为了准确的收集到群众信息,是为了第一时间回应群众“呼声”。通过基层党员、干部、网格员走访收集的方式,梳理服务“任务清单”,通过认领的办法点亮群众“微梦想”,交出群众满意服务“幸福答卷”。

关键词:

X 关闭

X 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