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港澳台青少年上国学课,“花式”迎端午-今日热文
(资料图)
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6月18日讯“‘端午’一词是什么时候出现的?”“我知道,我知道,是西晋!”6月18日,湖北经心书院大讲堂内,来自汉港澳台四地的青少年穿着汉服争相抢答,体验一场穿越千年的国学之旅。
国学课上,武汉大学国学院博士曾彦慧趣话端午。通讯员刘毓琳摄
由市委统战部、湖北经心书院共同组织的“同上一堂课 共叙中华情”汉港澳台青少年共迎端午活动中,大家一起做香囊、扎菖蒲、向父母礼敬作品,在浓浓的艾香中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,共迎中华传统佳节端午节的到来。
国学课上,武汉大学国学院博士曾彦慧介绍,“端午”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名臣周处的《风土记》:“仲夏端午,烹鹜角黍。”“这本文献成了现代人们查考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习俗的重要参考。到了唐、宋时,粽子已经成为端午节的必备食品。”
李添潍一家四口齐刷刷穿着汉服来到现场参加活动。记者汪甦摄
香港同胞、武汉海外联谊会青委会副主任、“武汉女婿”李添潍一家四口齐刷刷穿着汉服来到现场。“活动讲授了端午的由来和相关故事,打造了寓教于乐的学习氛围,对孩子来说是非常好的启蒙和传承。”他的妻子胡嫣然说,希望通过参加活动把对国学的这份热情传递给下一代,无论以后他们身处世界何地都能心系祖国,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出去。
“清明插柳,端午插艾。”国学课后,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中草药香囊。药包填充、细线打结……不一会儿,一个个玲珑可爱的香囊就完成了。“这个活动真是太有趣了,原来香囊是这样制作的,我要带回家挂在床头。”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笑容。
武汉海联会青年委员会秘书长刘筱带女儿参加了活动。“孩子对传统文化很感兴趣,今天学到不少端午的知识,她很开心。”刘筱说。在汉台胞、武汉海外联谊会会员林政辉也表示,活动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增进汉台情谊,真正体现了“两岸一家亲”。
为了促进交往交流,加深大家对传统文化的了解,活动中还安排了文化展示——琴韵·《论语》学而篇诵读活动,在琴声的浸润下,大家逐一诵读论语,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。(长江日报记者汪甦 通讯员姚丹 周凡)
【编辑:邓腊秀】
关键词:
下一篇:最后一页
- 汉港澳台青少年上国学课,“花式”迎端午-今日热文
- 拍卖盛况不再 “疯狂的锂”进入博弈期_每日动态
- 【天天速看料】商洛四级工伤赔偿期限多久
- 世界视点!柏木应_关于柏木应概略
- 环球热门:农村充电网络建设提速 产业链股或受关注
- 水稻夏种正在进行 多种种植模式为秋粮丰收奠定基础|天天时讯
- 【时快讯】望穿秋水猜一生肖?_望穿秋水猜一生肖
- 焦点速递!快乐8第23159期家金预测
-
今日报丨太快乐了!无锡vs广州队积水严重,变水球比赛
中甲联赛第10轮,无锡吴钩主场迎战广州队,比赛在大雨中进行,无锡市新
-
reg 163 cm实名认证 reg163cm实名认证 环球聚焦
1、你认证没通过肯定是什么地方写错了。2、名字写错(估计不可能)身份
-
有你就是幸福_对于有你就是幸福简单介绍
1、《有你就是幸福》完结于潇湘书院,该小说的作者是品茗。2、是一部都
-
全球时讯:续约存变数!赵继伟与刘子庆商谈,具体内幕曝光,赵继伟亲自回应
续约存变数!赵继伟与刘子庆商谈,具体内幕曝光,赵继伟亲自回应,辽篮,
X 关闭
X 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