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半董事集体辞职、IPO暂停!三峡银行不良贷款规模4年大增188%
7月5日晚间,重庆三峡银行(下称“三峡银行”)发布公告称,该行董事翁振杰、刘勤勤、窦仁政、王晓岩、崔进才5人因工作变动全部辞职。
凤凰网财经《银行财眼》发现,该行多位董事集体辞职与引入新股东有关。
(相关资料图)
IPO按下暂停键
截至2022年末,重庆信托系三峡银行第一大股东,持股比例近29%。本次辞职的5位董事中有3人为该行原第一大股东重庆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(下称“重庆信托”)高管。其中,翁振杰为重庆信托董事长,窦仁政为总经理,刘勤勤为董事。
今年4月底,三峡银行引入战投获批,重庆城投集团受让重庆信托持有该行的20%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,重庆市地产集团受让重庆信托持有该行的9%股权成为第五大股东。同时,原第一大股东重庆信托不再持有该行股份。
在三峡银行大股东换人两个多月之后,12位董事中的5位集体辞职。
对于5位董事集体离职,凤凰网财经《银行财眼》致电三峡银行电话客服求证原因,其表示,“由于重大战略调整,我行引进了新股东。根据《公司法》要求,新股东行使权利,变更了董事会的人员名单。”
三峡银行目前正在冲刺IPO,其审核状态为“预先披露更新”,是11家拟上市银行中唯一未能平移至交易所受理的银行。本次5位董事集体辞职是否将对其上市产生不利影响?
根据去年修订的《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》,发行人需满足最近3年内董事、高管没有发生重大变化。
北京威诺律师事务所主任杨兆全表示,“根据《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》十二条的规定,三峡银行近期有近半数董事离职,可能属于公司的董事发生了重大变化。如果这样,就很可能满足不了注册发行条件。”
三峡银行电话客服告诉凤凰网财经《银行财眼》,董事集体离职对该行上市有影响,目前,该行上市工作已经暂停。今年3月,证监会获悉该行有重大战略调整,对三峡银行进行评估,暂停该行的上市工作,待股权结构调整完成之后再启动上市工作。
去年营收增速垫底、净利润增速倒数第二
三峡银行上市遇阻之外,其业绩表现也不理想。
2022年,三峡银行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2.21%,在11家拟上市银行中垫底,较拟上市银行均值5.06%低17.27个百分点;净利润同比下跌20.32%,在拟IPO银行位列倒数第二名,较拟上市银行均值1.05%低21.37个百分点。
具体来看,该行主营业务包括利息收入、手续费收入以及其他收入,此三项收入2022年全线下滑。其中,利息收入占总营收的比重高达93.6%,同比下滑2.04%;手续费收入与其他收入占该行营业收入的3%左右,二者同比下滑均超30%。
2023年6月,联合资信对三峡银行发布的一篇评级报告中指出,受净息差收窄、金融投资收益率下降等因素影响,三峡银行2022年营业收入增长乏力,收益指标有所下降,且核销力度不断加大,减值计提面临的压力也对利润实现形成负面影响,整体盈利水平承压。
2023年一季度,已经披露一季报的7家拟上市银行整体业绩有所好转——由去年近半数净利润下滑变为净利润全部上涨。其中,三峡银行一季度营收8.57%仅次于湖州银行,但净利润同比上涨2.69%的成绩,在7家银行中垫底。
值得注意的是,三峡银行净利润已连续三年下滑。Wind数据显示,2020年至2022年,该行净利润分别为15.04亿元、14.97亿元、11.93亿元,净利润增速分别为-6.34%、-0.41%、-20.32%。2022年,三峡银行净利润大幅下降20.32%,创2019年以来新低。
此外,该行还有两项盈利性指标未达标。财报显示,截至2022年末,三峡银行资产利润率为0.47%,不及0.6%的监管标准;2020-2022年,该行资本利润率为9.42%、8.75%、6.59%,已连续三年不达标。据《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(试行)》规定,商业银行资本利润率不应低于11%。
不良贷款规模4年大增188%
业绩不理想的同时,三峡银行还面临资产质量下降的问题。
截至2022年末,三峡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24.13亿元,同比上涨51.38%;不良贷款率为1.77%,较2021年末大幅上涨0.44个百分点,较商业银行不良率均值1.63%高出0.14个百分点,较拟上市银行不良率均值1.45%高出0.32个百分点;拨备覆盖率为150.59%,较2021年末大幅下降51.82个百分点,在11家拟上市银行中垫底。
值得注意的是,该行资产质量并非从2022年才出现下滑,而是已持续多年。
2018-2022年,三峡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分别为8.39亿元、11.18亿元、13.37亿元、15.94亿元、24.13亿元,四年时间增幅高达187.6%。与此同时,该行贷款总额从2018年的647.19亿元增至2022年的1363.78亿元,增幅为110.72%,远小于不良贷款余额增速。
2020-2022年,该行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.3%、1.33%、1.77%,两年时间大增36.15%。
2023年6月,联合资信在评级报告中指出,三峡银行房地产业相关贷款规模较大,且2022年房地产行业关注类贷款增长较快,需对相关行业风险保持关注;同时受经济承压等因素影响,2022年三峡银行资产质量相关指标有所下行,需关注未来资产质量变化情况。
对于资产质量下行的问题,三峡银行在财报中曾提出解决办法表示,要建立重点管控项目风险化解名单,提升诉讼与执行质效,加速不良贷款出清。同时不断提升已核销贷款持续管理和清收处臵,通过积极清收创造价值。
未来,三峡银行能否在新股东的带领下,改善业绩、提升资产质量并重启上市进程,凤凰网财经《银行财眼》将持续关注。
关键词:
上一篇:七台河短道速滑 训练热情更高涨
下一篇:最后一页
- 近半董事集体辞职、IPO暂停!三峡银行不良贷款规模4年大增188%
- 七台河短道速滑 训练热情更高涨
- 湘潭理工学院“有声润物队”访志愿老兵 致敬最可爱的人
- 兰州市各县区加大产业链招商引资
- 岛内面临废玻璃处理危机
- 平高电气:7月11日获融资买入2085.42万元,占当日流入资金比例13.8%
- 数字人民币SIM卡硬钱包上线
- 萤石网络携算法商店亮相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
-
科大讯飞2023半年业绩预告:收入78亿 毛利31亿
科大讯飞近日发布了2023年上半年的业绩预告,预计实现营业收入78亿元,
-
「新闻随笔」携手共促人类文明互鉴发展
【新闻随笔】作者:王禹欣近日,第三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暨首届世界汉
-
赛象科技: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125.55%-192.49%
赛象科技7月11日公告,公司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4209 25万元-5458 36万
-
捷佳伟创:与晶澳太阳能近一年签订40.39亿元合同
【捷佳伟创:与晶澳太阳能近一年签订40 39亿元合同】捷佳伟创(300724)7
X 关闭
X 关闭